隨著《邊緣禁地4》逐漸逼近2025年萬眾期待的發售日,開發商Gearbox Software持續引發話題——儘管不全是正面聲浪。最熱門的討論議題之一?據傳遊戲將定價80美元,而執行長Randy Pitchford的爭議回應更直指「忠實粉絲」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負擔,此說法掀起廣泛反彈,在開發預算與玩家期望雙雙高漲的時代,再次點燃遊戲定價的論戰。
Gearbox執行長:「真愛粉自會設法」
在5月14日的Twitter(現稱X)對話中,一名粉絲對遊戲產業漲價趨勢表達憂慮,指出鮮少玩家願意為一款遊戲支付80美元。Randy Pitchford回應定價並非由他決定,並補充道死忠粉絲總會找到遊玩方式,暗示經濟困難不該阻擋真正支持者。
不出所料,這番言論迅速發酵,招致遊戲社群猛烈批評。多數人認為此言脫離現實,用戶們更將此列為近年遊戲高層最「毫無同理心」的回應之一。批評者指出這種心態恐疏遠忠實玩家,尤其當季票、造型DLC與遊戲內購等附加費用可能讓總支出輕易突破100美元時。
在5月10日的PAX East座談會上,Pitchford進一步說明,坦承《邊緣禁地4》開發預算較《邊緣禁地3》高出逾兩倍。他歸咎於零售包裝關稅、擴充內容規模等成本上漲影響定價,「老實說,我還不確定最終售價」,並未排除80美元發售價的可能性。
這種模糊態度加上「真愛粉」說法,使許多玩家感到不受重視。社群共識很明確:熱情不該以購買力衡量。
Take-Two對定價採取更審慎立場
相較Pitchford的發言,Take-Two Interactive執行長Strauss Zelnick近期接受IGN專訪時展現更貼近消費者的態度。雖未直接提及《邊緣禁地4》,Zelnick強調公司重視提供產品價值。
「我們提供的價值龐大,」Zelnick表示:「這是我們的本分。」他將遊戲與電影票、現場活動、串流訂閱等娛樂形式相比,主張遊戲帶來的長期娛樂體驗更具性價比。「我們有責任讓玩家覺得物超所值」,此言進一步強化消費者應獲得公平交易的觀念。
Zelnick在5月16日《GamesIndustry.biz》訪談中重申Take-Two「因遊戲而異」的定價哲學,說明公司長期依據開發規模、內容量與市場狀況調整售價。此策略展現彈性——從2K近期宣布《四海兄弟:舊鄉》將以50美元發售便可看出,該作定位為高品質但價格親民的產品。
與此同時,Take-Two旗下其他IP的定價傳聞不斷,謠傳《俠盜獵車手VI》發售價可能突破100美元。雖未經證實,這些討論凸顯開發成本攀升與玩家負擔能力間的緊繃關係。
日益擴大的鴻溝?
Gearbox與母公司Take-Two的訊息矛盾,折射遊戲產業更廣泛的難題。隨著預算攀升與營利模式演變,開發商與發行商必須在財務現實與粉絲忠誠間取得平衡。Pitchford的言論無論本意多良善,已被解讀為居高臨下——尤其當《邊緣禁地》系列此前才因修改使用者協議引發負評轟炸等爭議。
隨著《邊緣禁地4》確認將於2025年9月12日登陸PlayStation 5、Xbox Series X|S、任天堂Switch 2及PC平台,Gearbox重建信任的時間所剩無幾。透明的溝通、合理定價與實質的社群互動,或許才是確保遊戲不僅發售成功、更能長紅的關鍵。
請持續關注《邊緣禁地4》最新消息,包括正式售價、實機畫面與預購詳情。[ttpp]